快资讯:河南辉县:城乡少年手拉手,同心筑梦共成长

“来自山村孩子的热情,我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很快便爱上了这片土地。”“我不仅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锻炼了干事不拖拉的能力,我十分期待下次再来这里学习。”……让学生们赞不绝口的学校,是位于太行山里的河南省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资料图】

6月11-17日,辉县市城北初级中学在拍石头乡中心学校红色研学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四同”教育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面对新奇又温馨的环境兴致高涨,与基地校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一次次的交流中,城北学子与基地校学子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同上一节课——于小教室里,于大自然中

“这里的教室不大不小,透过窗户往外看,校园里的同学们奔跑着、会心地笑着。在这里,我能闻到大自然里新鲜清爽的空气,感受到舒适悠闲的氛围,我喜欢这种感觉。”辉县市城北初级中学七(20)班学生崔未语兴奋地告诉记者。

与城市里的学校大多在教室里上课不同,山里的学校大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更多时候师生们会走进田间地头,劳动实践、感受自然。“满眼葱茏意,抬头即望山”,大山环抱中的拍石头乡中心校总是给人以惬意。

临近期末,正是总结提升的关键期,为不耽误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同时也能真正走进自然,城北中学与基地校认真探讨,结合孩子们的学习规律及兴趣特点,制定了周密科学的红色文化研学和劳动实践课程。

不仅如此,城北学子与基地校学子更在这里迎来了一场难得的思政大课,伴着徐徐晚风,河南最美教师、河南省道德模范、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锦文激情开讲。“一定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张锦文铿锵的话语回荡在孩子们的耳边。

同吃一碗饭——多元体验,让爱“由繁化简”

“这里的饭菜很丰富,我喜欢吃!打饭的阿姨大叔也非常热情,怕我们吃不饱,总是给满满的一大勺。”崔未语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吃一碗饭,并不只是让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坐在一起吃上几天相同的饭,而是“以小见大”,让学生从饮食差异中了解到更多城乡之间的生活差异。

“平常放学到家,父母已经把饭菜放到餐桌上了。在这里,要和同学们一起到食堂排队打饭。”谈到学校之间吃饭的差异,卢帅同学颇有感触。

“来之前,我担心这里陌生的食材和饭菜不合胃口。但真正尝过后,所有的顾虑全部烟消云散。这里不仅饭菜可口,食堂的阿姨也十分照顾我们。”梁宁亿同学说。

学生们在不断的认知中,学会从多个角度体验乡间学校别样的生活方式,学校也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相互交流的契机。同时,也做到了“由繁化简”,将饮食差异、生活差异浓缩到一碗饭菜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乡间简单朴素的爱。

同走一段路——用脚丈量,用心感悟

“太行山里,火星飞迸,尘烟漫卷,石头起落”,拍石头乡历史悠久,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有著名诗人郭小川笔下的八百里太行,有“人定胜天”的张飞城,有“难忘那双手”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拍石头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孙钊,有创造了“辉县人民干得好”的郑永和书记,有巍巍赵长城、神秘黑鹿河。

上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学生们对第一次外出研学倍感新奇。

“我们去到了长岭水库,领略了它的广阔与雄伟;去到了拍石头公社旧址,领略了老一辈人的劳动思想和不服输的干劲儿。我也体会到拍石头乡人民的坚韧奉献的品格,同时也感悟到自己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青年一代要始终牢记,幸福一定是经过奋斗而创造出来的。”李子康同学感慨万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治山治水,辉县群众群策群力,在艰苦恶劣条件下修筑成长岭水库。让学生重走辉县革命路,听战天斗地的楷模故事,来品“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话语真谛。“辉县人民干得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智慧、汗水换来的,传承红色基因,热爱家乡历史,在一步步用脚丈量中植根于学生们的心中。

参观拍石头公社旧址,在老师的耐心解答与介绍下,学生们学习了孙钊书记的感人事迹。“大家看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这是一双为人民服务的手”,老师引用新华社记者穆青笔下的《难忘那双手》,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孙钊书记的清白操守,踏实做事,忠诚为人。

“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把握当下,用自己的一份力铸就中国梦。我们应不负韶华,奋力向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七(21)班的王翼同学坚定地说。

“在红色研学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大山孩子素质提升,铸造城区学子们的品格,让坚强的意志成为孩子们人生的底色,让红色理想成为孩子们的奋斗力量。城乡学子在这里放飞梦想,青春启航。”城北中学校长王爱华说。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庞珂 通讯员 张红梅 闫栩宁)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