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的新考验。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提出建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解后顾之忧 支持青年“挑大梁”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青年是科技创新人才中的生力军,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科技力量。如何让青年才俊潜心研究,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

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张福麟委员表示,对于重大科学发现等方面的科研创新人才,应当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包括科研经费支持、考核标准合理化等,以解其后顾之忧。同时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举例道,他所在学院每年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超过一半由青年科研人员完成,青年成为科研成果产出的主力军。

“要提高青年人才待遇,加大支持力度,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避免急功近利,鼓励久久为功,勇攀科技高峰。”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科技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王汝芳委员建议,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稳“冷板凳”。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委员也指出,解决“卡脖子”问题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科技创新生态的育成,尤其青少年科研素养的培养,是系统性、长期性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放眼长远。

科学评价 建立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密切相关。近年相关评价机制的调整,与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新需求仍不匹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魏悦广委员指出,当前评价机制不能充分考虑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评价过程存在简单化、算数化、格式化、多级化等倾向。

“评价机制是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具有导向性。”王桂林强调,完善评价机制有利于打造更好的创新生态。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之间机制不同,难用同一把尺子对人才、项目、成果进行衡量。不断完善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施策。

完善体系 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国不仅要在14亿人中培养,还要从70亿人中引进。”在王桂林看来,自主培养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开放合作同样不可或缺。应当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体系,并对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针对当前海外人才引进情况,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委员指出,与其他国际一流城市相比,中国许多地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保障支持体系还存在提升、改进空间。

如何让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九三学社中央在今年提交的《关于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的提案》中建议,精准对接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用人机构,应围绕居留和出入境、医疗、住房、税收、配偶子女安置等方面,完善外籍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完)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